本報訊(記者徐姍)近日,由長治市武理工工程技術研究院聯合山西霍武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型低碳流態填筑材料,在我市高新大道建設中首次成功應用,達到綠色環保、循環利用、保障質量、節省工期的效果,真正實現工業固廢“變廢為寶”。
新型低碳流態填筑材料是以工業固廢粉煤灰和爐渣為主要原料,經過專用固化劑固化、加水攪拌而成的新型回填材料,具有低碳環保、施工方便、回填質量高、性價比高等優勢。在項目研發和示范應用中,該材料粉煤灰、爐渣等固廢摻量達90%以上,碳排放量可降低80%;無需人工、機械干預,直接澆筑成型,施工效率可提高50%;綜合成本與傳統回填三七灰土接近,易施工性、抗水性、抗沉降性達到低標號混凝土效果,與同效果混凝土材料相比,成本可降低20%以上。同時,流態回填材料具有自流平功能,強度可達2.0MPa,抗滲性好,有效解決了道路狹窄部位回填工程人工碾壓效率低、壓實效果差、遇水易軟化等技術難題。
(來源:長治日報)
[編輯:趙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