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丁宇紅)近日,山西省開發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發布2024年度考核結果,我市4個開發區獲評優秀等次,長治經濟技術開發區、黎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傳統產業類省級經開區考核中被評為優秀,武鄉、沁縣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在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考核中被評為優秀。
作為全市經濟轉型主戰場,我市開發區建設2024年交出一組硬核數據,工業投資完成274.05億元,增速高于全省3.9個百分點,貢獻全市過半工業投資;高新技術企業達268家,以83%的占比成為全市科技創新的主力軍;產出強度超省均水平3.7萬元/畝,畝均效益持續領跑。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集群加速成型,306家規上企業構建起梯度發展的產業生態。
體制機制改革激發活力。全市開發區通過“三制三化”改革構建新型治理體系,領導班子實行三年任期目標責任制,所有編制崗位實現全員競聘上崗,績效薪酬向招商尖兵、項目功臣傾斜。市場化運營取得突破性進展,16家平臺公司推動“管委會+公司”模式全面落地,6位招商、運營總監等市場化高級管理人才加速就位,中德國際合作園區和RECP國際合作園區擴容升級,安博泰克創新藥物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等國際合作項目得到引進,全方位開放格局進一步成型。
項目全周期服務創優生態。通過“三個一批”項目攻堅,2024年滾動實施226個重點項目,總投資超643億元,“三個一批”項目綜合評價蟬聯全省榜首。“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服務體系成效顯著,370個項目實現承諾即開工,2396畝工業用地全部“標準地”供應,462個項目享受全程代辦,項目開工率、達效率分別達90.7%和100%,政務服務改革持續釋放制度紅利。
精準布局構建產業新格局。各開發區立足資源稟賦打造特色產業矩陣,確立“2+X”產業體系,長治經開區深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LED光電產業鏈與光伏產業鏈,賦能“鏈主”“鏈核”企業做大做強;黎城經開區聚焦新能源和新材料產業,布局兩大園區,吸引優質企業入駐;武鄉現代農業示范區圍繞“米、菜、菌、肉、飲、銷”六大主導產業,形成小米、蔬菜(食用菌)、肉制品、釀品、果品、食品加工六大產業鏈;沁縣現代農業示范區圍繞有機食品生產加工、特色農業、健康養生,全力打造以“飼料生產+肉雞養殖+屠宰加工+雞糞及秸稈資源化處理+清潔能源生產供應+有機肥生產+有機示范種植”為循環的示范區核心產業鏈。錯位發展格局下,一大批新興產業鏈項目落地生根,形成傳統產業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雙輪驅動態勢。
市商務局負責人表示,站在新起點,全市開發區將圍繞打造1個千億級、8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目標,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強化創新要素集聚,以更開放的姿態、更高效的機制、更優質的服務,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來源:長治日報)
[編輯:趙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