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利剛從事跳繩教練工作十幾年,帶出一支具有國際水平的花樣跳繩運動隊——
讓夢想“跳”出大山
記者張振龍
作為一名體育老師,他通過一堂“特色體育課”讓山區小縣的中小學生喜歡上了跳繩運動;作為一名跳繩教練,他帶出了一支具有國際水平的花樣跳繩運動隊。
他就是平順縣教育局跳繩項目國家級裁判員、導師級教練員武利剛。
他說:“讓學生們走出教室,走向操場,動起來,跳起來,是我最初選擇跳繩的想法,把跳繩運動進行全社會推廣已經成為我終身的事業。”
16年前,尋找適合平順縣中小學開展的體育項目,是武利剛在平順縣實驗小學當體育老師時一直在琢磨的事。
2009年初,作為平順縣唯一有資格申報市級傳統體育項目的學校,平順縣實驗小學委派他負責項目申報。
接到任務后的武利剛專程跑到市體育局進行咨詢。當時許多學校正在開展“千人籃球操”“獨輪車”“舞獅”“足球操”“花式籃球”等項目,這些項目都不適合在平順縣的中小學開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運動器材太昂貴。
“跳繩行不行?”一個想法在武利剛腦中閃現。在得到市體育局的肯定后,他便開始著手跳繩項目的準備。
經過調研,他認為跳繩項目器材便宜,不受場地、時間、空間的限制,一人、一繩、一塊空地即可開展,非常適合像在平順縣這樣的太行山區中小學開展。花樣跳繩,它既有傳統跳繩的優點,還融合了現代舞蹈、武術等元素,再配以適宜的音樂,增加了跳繩的娛樂性和觀賞性,對孩子們有很強的吸引力。
武利剛在網上搜索時看到上海體育學院花樣跳繩隊剛剛參加完在四川閬中舉行的全國跳繩比賽,并在網上掛出開始招生培訓花樣跳繩的消息。他請示學校后,立即與上海體育學院跳繩隊聯系,協商了培訓相關事宜。
2009年8月,武利剛和楊建老師一起來到上海體育學院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花樣跳繩系統培訓。也正是這次培訓讓武利剛下決心把跳繩項目引入到平順縣中小學的體育課上。
從上海回來,武利剛便組建了平順縣實驗小學花樣跳繩隊,每天進行訓練。一個學期下來,隊員已經能順利完成基本的步伐跳、車輪跳、交互繩、繩中繩等花樣,在速度上也有了突破。
武利剛說,當時花樣跳繩運動在國內才剛剛起步,中小學開展這項運動的在全國也沒幾家,那時平順縣實驗小學算是踩到了“風口”上。
僅過了一年時間,也就是2010年5月,武利剛便帶著平順實驗小學花樣跳繩隊站在了在洛陽舉行的“第六屆世界跳繩錦標賽中國賽區選拔賽暨洛陽市跳繩公開賽”的賽場上,取得了九塊銀牌的好成績。同年10月份,這支隊伍又參加了當時全國跳繩最火的“河洛跳繩節”,并取得全國小學組團體第三名的成績。平順實驗小學花樣跳繩隊“一炮而紅”。
2011年元旦,平順實驗小學舉辦了首屆跳繩節。跳繩節上,不但有全校學生參與的繩操表演、班級跳繩隊的花樣表演、班級隊員的速度比賽,還專門設置了有家長參與的親子跳繩項目,整個學校都沉浸在跳繩的節奏與快樂中。
2011年,全國跳繩推廣中心成立,并在江西南昌舉辦了“全國首屆跳繩教練員、裁判員培訓班”,不足50人的培訓隊伍中就有來自山西平順縣的武利剛。
2013年,武利剛獲得國家體育總局認證的“國家級裁判員”“導師級教練員”證書。
正是在武利剛積極帶動下,僅3年時間,平順實驗小學便形成人人會跳繩、個個會花樣、班班有跳繩隊、年年有比賽的可喜局面。花樣跳繩也成為平順實驗小學的特色體育項目,并于2013年成功入選長治市傳統體育項目校。
跳繩運動在平順縣中小學中迅速得到普及是從2015年開始的。當年10月份,首屆平順縣體育教師跳繩教練員培訓班開班,培訓教師就是武利剛和楊建。
2017年和2018年,平順縣先后承辦“山西省學生跳繩聯賽長治站暨平順縣第二屆學生跳繩比賽”和“山西省學生跳繩聯賽長治站暨平順縣第三屆學生跳繩比賽”。
2019年,武利剛從平順實驗小學調到教育局負責全縣跳繩和體育工作。
2021年7月,武利剛帶領平順中學跳繩隊代表山西參加了第十四屆全國學生運動會,贏得一塊銅牌。
“平順跳繩”,在長治、在山西,甚至全國,都是響當當的“品牌”。
在從事跳繩項目的十幾年中,有一個場景讓武利剛至今難忘——2019年5月,在山西省學生跳繩聯賽總決賽上,武利剛在賽場上見到許多平順籍跳繩運動員代表省內各大專院校參賽。
閉幕式上運動員即將離場時,武利剛難掩激動的心情,借著話筒喊了一句:“請平順跳繩隊隊員和原平順跳繩隊隊員拿著你的校牌到主席臺前集合,參加合影留念”。不一會兒,幾十名平順籍跳繩運動員齊刷刷地來到主席臺前。那一刻,武利剛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2023年,作為長治代表隊主教練的武利剛帶領由平順籍20名隊員在第16屆省運會上取得了3金5銀8銅的成績,是獎牌最多的代表隊。
讓武利剛更為欣喜的是,2024年平順跳繩運動員有4人入選國家隊,并站上國際跳繩比賽的領獎臺。
2025年平順縣跳繩隊隊員翟鼎博、耿子墨、王晨浩、郭哲宇和他們的教練張少娟、路璐再次入選國家跳繩隊,即將征戰國際賽場。
武利剛從事跳繩項目的十幾年,不僅當教練員、裁判員,還兼著培訓教師的差事。他說,這些年僅在山西,經他培訓過的教練員、裁判員就超過1200名。
武利剛既是“平順跳繩”的開路者,也是見證人。回想走過的路,武利剛感慨地說:“跳繩項目在平順這個太行山上的山區小縣‘開花結果’,沒有各級領導支持和鼓勵不行,沒有全縣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們共同努力也做不成。跳繩運動不僅成為平順體育教學的特色項目,也正在成為平順的一個文化符號和對外交流的渠道。”
(來源:長治日報)
[編輯:趙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