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擔使命 以陪伴釋深情
——記平順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方雪逢

在平順縣的山鄉之間,有這樣一個人,他既是奔走在全縣各鄉鎮,甘當退役軍人身邊的“軍需長”,也是11年守護在癱瘓妻子床前,用愛筑起溫暖家庭的好丈夫。他就是平順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方雪逢,一個在工作中彰顯擔當、在生活中飽含深情的共產黨員,曾先后獲得“山西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優秀主任”“全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百名優秀主任”等榮譽稱號。
甘做“軍需長”,服務送到老兵身邊
“我就是來為退役軍人服務的。”2021年9月,離開奮戰多年的教育系統,方雪逢來到平順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在與退役軍人代表座談時,這句樸實的話成了他工作的初心誓言。
為盡快掌握全縣退役軍人基本情況,方雪逢僅用幾個月時間就走遍11個鄉鎮、155個行政村(社區),詳細記錄每位退役軍人的生活現狀、困難訴求和意見建議,協同鄉村兩級服務站建立“一人一策”檔案和專項臺賬。
北社鄉退役軍人王海紅因病致殘,生活很困難。方雪逢帶著工作人員四處奔走,為他申請低保、輪椅拐杖和康復器材,還時常上門送去生活用品,讓他的日子越來越好。青羊鎮退役老兵李建星失聰兩年來,無力購買助聽器,方雪逢獲悉后立即聯系縣殘聯,為李建星免費適配助聽器,幫他走出無聲世界。
做好幫扶工作的同時,方雪逢更注重激發退役軍人的服務熱情。他先后推動組建生態環境保護志愿服務隊、鄉村振興軍人行志愿服務隊、“紅領巾”退役軍人關愛青少年志愿服務隊。三年來,這些身穿紅馬甲的身影活躍在森林防火、環境整治、國防教育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服務群眾超萬人次,叫響了“平順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品牌。
紅繩系深情,用愛筑起溫暖的家
工作中沖鋒在前,生活里默默堅守,方雪逢用11年時間,不離不棄照顧癱瘓在床的妻子。
方雪逢和妻子是同學,1995年兩人喜結連理,婚后生活幸福美滿。2014年1月6日中午,方雪逢下班回家,發現妻子倒地昏迷。送醫急救后,醫生告知他,妻子因急性腦出血病危,即使搶救成功也可能成為植物人。面對這無情的宣告,方雪逢懇求醫生:“無論如何都要救救我的愛人!”最終妻子保住了性命,卻落下偏癱、智力受損的后遺癥。
出院后,方雪逢把家變成了康復中心。為了夜里能及時照顧妻子,他在妻子的手腕系上一根紅繩,另一端系在自己胳膊上,只要妻子翻身或者起夜,繩子一動他就醒了,這根紅繩一系就是11年。
不僅如此,方雪逢還自學康復知識,在家里安裝訓練器,每天給妻子做康復按摩。妻子不會自己吃飯,他就一勺一勺喂;妻子說話含糊,他就趴在耳邊慢慢聽,逐字逐句地回應。如今,妻子不僅能自己吃飯,還能簡單交流。
初心如磐石,做好每件平凡小事
在方雪逢的辦公桌上,兩本筆記本格外醒目,一個記滿退役軍人的訴求,另一個寫著妻子的康復計劃。
同事們常說方雪逢是“鐵人”,白天跑遍鄉村服務老兵,晚上回家照顧妻子,從沒喊過一聲累和苦。面對大家的稱贊,方雪逢只是樸實地說:“老兵們保家衛國,我得對得起他們;妻子陪我走過半生,我更得對得起她。”
“他總說自己做的都是小事,可這些小事串聯起來,就是退役軍人的暖心線,是家庭的幸福線。”大家如此評價方雪逢。從精準服務到文明實踐,從幫扶老兵到守護家人,方雪逢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擔當的多重含義。
如今,在平順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那抹忙碌的身影還在繼續奔波;在溫馨的家中,那根紅繩依舊系在手腕間。方雪逢用初心堅守使命,用深情守護家人,書寫著普通人最動人的愛與責任。
(來源:上黨晚報)
[編輯:宋卓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