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鑫夫婦對服務對象進行回訪。
文/圖 郝惠銘
“我會加倍努力,讓我的人生更加精彩。”憑著這股不向命運屈服的拼勁和自強不息的意志,從小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癥,需要靠雙拐行走的李鑫,用四年時間,一步步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2019年,李鑫和丈夫李強與好友崔立方共同籌建了武鄉縣康佳緣殘疾人服務中心。李鑫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李強因一場車禍失去了一條腿,崔立方也需要靠輪椅才能出行。創業前,他們都在求職之路上四處碰壁,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武鄉縣殘聯工作人員的幫助和引導下,他們找到了新的方向。
“我們縣目前沒有一家專門服務殘疾人居家托養相關的機構,你們可以試一試。”聽完武鄉縣殘聯工作人員的建議后,他們懷著對家鄉一方水土的熱愛,以及想創一番事業的心愿,一拍即合。同年,康佳緣殘疾人服務中心在縣、鄉殘聯的幫扶和支持下成立了,這也是武鄉縣第一所殘疾人居家托養機構。
康佳緣殘疾人服務中心的成立像是星火照亮了他們內心的黑暗,但員工的招聘難度又將他們拖回現實。“我們本就是重度殘疾人,無法實現下鄉居家托養的需要。”李鑫說,經過一個多星期的研究,她決定通過輕度殘疾人服務重度殘疾人“托養+就業”的方式,讓殘疾人在家,就能享受到最好的服務,讓他們的情感得到尊重,讓更多的殘疾人實現就業造福家庭。
確定居家托養機構人員定位后,李鑫便立馬前往縣殘聯尋求幫助,希望縣殘聯能推薦符合條件的輕度殘疾人。經過各方的努力,很快服務中心就招聘到了員工。“通過這種‘托養+就業’的方式,提升了輕度殘疾人就業機會,又進一步提高了重度殘疾人的幸福指數。”武鄉縣殘聯負責人表示。
四年來,康佳緣殘疾人服務中心不僅給殘疾人送去了溫暖,為殘疾家庭減輕了負擔,更重要的是讓每一個殘疾人的心里都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截至目前,康佳緣殘疾人服務中心已服務重度殘疾人500余名,服務總次數超7000余次,為30名輕度殘疾人提供了輔助性就業。
(來源:上黨晚報)
[編輯:宋卓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