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換新貌百姓笑開顏
——武鄉縣李峪垴村立足民生改善環境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本報特約記者趙海鵬
冬日陽光下,地處武鄉縣東部山區的大有鄉李峪垴村寧靜祥和,一條條道路寬闊整潔、一間間房屋錯落有致、一座座農家小院干凈敞亮……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滿足的笑容。
“過去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家里現代化,屋外臟亂差。現在垃圾有人清,污水有人管。”說起村里的變化,70多歲的姜新唐老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只要有空,我就會到處走走,這邊打打拳,那邊散散步,心里美著呢!”
讓村民們最開心的是,此次改造還將之前村中的破舊房屋進行拆除,統一規劃建成整齊的菜地。“現在不僅村莊環境干凈了,村民們的自覺性也提高了,晚上在廣場上跳跳舞,特別舒服。”感受著村里的變化,村民王彩萍贊不絕口,村里還利用空閑地新建了休閑文化廣場,日子真是越過越有奔頭了。
舊貌換新顏,百姓笑開顏。和王彩萍有著一樣感受的還有村民李懷印。“以前道路破損嚴重,路面灰塵大,現在路修好了,邊溝整治了,還栽了很多樹和花,環境整治一新。”時值中午,風輕云淡,今年66歲的李懷印一邊欣賞著冬日美景,一邊與身邊的老人說笑著。他們一個個瞇縫著眼,盡情地享受陽光的溫暖。在他們身邊是剛剛改造完成的主街道,錯落有致的民居在大山的掩映下,顯得別有韻味。
“拆除破舊窯洞10眼、房屋4間,騰退土地600多平方米;投資10多萬元,整合閑置土地,建設文化休閑廣場;投資11萬元,新建改造廁所66座;投資20萬元,改造拓寬街道,鋪設污水管網,讓污水橫流成為過往……”說起村里的變化,李峪垴村黨支部書記姜向軍如數家珍。
一幅幅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畫卷背后體現著大有鄉立足民生、改善環境的智慧。近年來,大有鄉以人居環境整治為切入點,按照“以點帶面、連線成片”的發展思路,組織開展了“和美院落”創建活動,完成了002鄉道拓寬改造,建設垃圾中轉站,發展庭院經濟,不斷推進鄉村變“一時美”為“持久美”、變“局部美”為“全部美”,進一步提升村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同時,大有鄉在農業產業發展上積極探索“農業+”融合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等多種業態。如今,一幅幅產業旺、村莊美、村民笑的喜人畫面在全鄉鋪展開來。
“我們要用一個個推窗見綠、開門見景的‘和美院落’,繪就美麗大有新畫卷。”大有鄉黨委書記趙鵬飛說,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大有鄉正不斷釋放產業興、環境美、鄉風淳、村民富的強勁動能。
(來源:長治日報)
[編輯:宋卓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