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慧榮
沿著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北面的山路蜿蜒前行,層巒疊嶂的山峰中,一座座白墻青瓦、獨具鄉村特色的民宿映入眼簾。亭臺樓閣相互映襯,青磚黛瓦相得益彰,在潞州區老頂山街道滴谷寺村,一處處清新的鄉村小景,勾畫出一幅美麗的自然風光畫。
12月8日,走進滴谷寺村王家小院民宿,清新的茶香撲鼻而來。沏花茶、烤紅薯、洗水果……村民王永利和家人正在自家小院里忙得不亦樂乎。因為臨近老頂山風景區的主要干道,他開辦了一家民宿,日子越過越有勁。“村里垃圾分類、集中清運、污水處理樣樣齊全,現在的農村可一點兒也不比城里差。”對于村里環境的變化,王永利深感自豪。
依托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的獨特優勢,近年來,滴谷寺村大力發展旅游經濟,借助獨特的田園風光精心打造集休閑度假、地方美食、民宿客棧、農特產品銷售、綠色森林風光體驗于一體的休閑旅游業。“發展旅游業,做到庭院經濟與和美鄉村建設相結合,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豐收,第一步就是要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滴谷寺村黨支部書記王霞說。
在推進村莊人居環境整治中,滴谷寺村持續完善轄區內道路、綠地、路燈、居民區建設及生活垃圾、化糞池、垃圾站等環衛設施建設,嚴格執行“門前三包”制度,強化清掃保潔措施,配備多名保潔員成立保潔隊伍,做到垃圾及時清理,日產日清,達到村莊環境綠化、亮化、美化的目標。以“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為工作重點,加強動員宣傳,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營造濃厚的整治氛圍,以“一戶美”帶動“一片美”,以庭院“小美”助推鄉村“大美”。同時,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志愿者、群眾等多方力量,逐步形成“黨建引領、黨員示范、全民參與、齊抓共管”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格局。
干凈整潔的城鄉環境是一個城市品質的直觀體現。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以來,我市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切實把鞏固創建成果作為全面提升城鄉人居環境的重要契機,重點在公共服務、污水處理、垃圾收運和基礎建設上協同發力,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今年以來,我市主城區積極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已完成3000戶旱廁改造,完成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4%;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收運處理體系,建成生活垃圾中轉站79座,2023年配備垃圾清運收集、小型機掃車等車輛107輛,目前潞州區400余輛清掃車覆蓋所有鎮、街道(中心),同時完成83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如今,在我市廣大鄉村,一幅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振興新畫卷正漸次展開。
(來源:長治日報)
[編輯:宋卓清]
|